赵忠尧(1902--1998) 留学美国,博士。浙江诸暨人。
1925年南京东南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
1927年留学美国加州理工学院,1930年获哲学博士学位。
1931年始在美国哈佛大学从事物理研究。
1936年回国,先后在西南联大、云南大学、中央大学任教。
1946年去美国进行质子静电加速器的调研、设计和部分加工工作,并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州理工学院进行科学研究。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
1950年回国,先后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原子能所、高能物理所研究员,高能物理所副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是中国著名的核物理学家。自1928年起,开始从事核物理的研究,1930年代初独立发现重元素对硬γ射线除了康普顿散射以外还有一种特殊吸收,这是人们最初观察到的有关正电子和正负电子对的现象;主持了我国第一台加速器——质子静电加速器的研制;主持创建了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
主要论文有《硬γ射线在重元素上的反常吸收》、《硬γ射线与原子核的相互作用》、《中子的共振吸收》、《在海平面宇宙线的混合簇射》、《原子轰击氟产生的低能α粒子》、《质子静电加速器》、《低能原子核物理学的发展》。另与何泽慧、杨承宗主编了《原子能的原理及其应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