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麟(1906.11.1- )留学德国,教育学家。原名张天彪,字虎文。山东省济南市人。
1929年应聘主编《民权导报》和《五三日报》。1932年入中国大学哲学系,后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德语系。1936年毕业,获德国慕尼黑科学院研究生资格,1937年赴德国留学,入图宾根大学专攻德国语言学。1940年至1943年在柏林大学专攻福禄贝尔!和皮斯塔劳齐的儿童教育,1943年赴瑞士考取在大学的开课权,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和瑞士国际关系学院讲授中文和中国古代文化史。1946年1月21日,瑞士总统举行皮斯塔劳齐诞辰二百周年纪念会,他作了关于皮斯塔劳齐的学术报告。是美国皮斯塔劳齐基金委员会委员。1946年回国,1948年任北京大学教育系教授和代主任。1952年调北京师范大学,先后担任保育系、教育系教授、图书馆副馆长、德语进修班教授。1974年调该校外国研究所(现为外国教育研究所)。
著有《留德指导书》《关于中国的戏剧和舞台》《中国语言在战争中的发展》《中国母亲的书》《简明德语语音学》《德国语法手册》《科学研究工作》《福禄贝尔评传》《治学四原则》《资料论》以及译著《米霞·考尔哈斯》《奥里昂的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