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渚沛(1902--1971) 留学美国,学士。福建厦门人。
1921年考入美国柯勒拉矿业学校,后转入宾夕法尼亚大学冶金专业。
1925年获学士学位后,先在美国联合碳化物研究所和中央合金钢公司任工程师,后受聘于美国机器翻砂公司,任工程师、冶金室主任等职。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放弃国外高薪聘请,于1933年回国,任国民政府国防设计委员会化学专门委员,1940年任资源委员会冶金室主任、重庆炼钢厂厂长和电化冶炼厂总经理等职。
1944年去欧美进行工业考察。
1945年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科学组副组长。
1948年任联合国本部经济事务部经济事务官。
1950年初回国,先后任重工业部顾问,中国科学院学术秘书和化工冶金研究所所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是第二至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为著名的冶金学专家,一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倡导了我国的化工冶金学的研究;对我国采用当代钢铁冶金中几项主要的新技术,很早就提出了带有方向性的预见;还积极提出发展技术科学以及开展微粒学、计算机在冶金中的应用和超高温新化工冶金过程的研究的建议等。
遗著和建议近百篇,主要有《炼钢过程物理化学的一些问题》、《论强化高炉冶炼过程基本问题》、《关于发展我国经济的几点意见》、《论高炉炼铁的新方向》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