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舜寿

-----------

出生年

1917年

-----------

留学国家

美国

-----------

籍贯

浙江省

徐舜寿(1917-1968)留学美国。飞机设计。生于浙江吴兴。

1933年夏,考取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航空组,毕业后被分配到杭州笕桥飞机制造厂当检验员。后考取中央大学机械特别研究班进修航空技术,结业后到成都航空研究院任助理研究员。1941年5月,被派往由苏联政府援建的伊宁空军教导队,教授飞行力学。1942年8月,被调回成都航空委员会编本处任编译专员。1944年参与编写出版我国第一部航空工程词典《英汉航空工程名词字典》。同年8月,作为中国空军实习生赴美国韦德尔公司学习塑料零件制造,半年后转麦克唐纳飞机公司任雇员。1946年初入华盛顿大学主攻力学,同年8月回国,在空军第二飞机制造厂设计课从事气动力研究,担任“中运”2号和3号飞机的总体设计和性能计算工作,被提升为研究课长。1949年春,摆脱国民党,携带妻女途经上海,在共产党地下组织的帮助下辗转来到北平,投入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恢复和建设工作。1949年5月被分配到东北航校机务处工作,9月调任华东军区航空工程研究室飞机组副组长。国家二级工程师,先后历任航空工业管理局技术科长和总工艺师。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任飞机设计室主任设计师。1957年秋,作为航空工业管理局的专家,随同聂荣臻率领的中国代表团赴苏联谈判“米格-19”和“社-16”飞机的技术转让。1961年,中国航空研究院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成立,被任命为第一任技术副所长。1964年2月,国防部授予他中国人民解放军技术上校军衔。同年8月调任大型飞机设计研究所技术副所长兼总设计师。是中国航空学会第一届理事,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