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乾(1910--1999) 留学英国。北京人,蒙古族。
自幼半工半读,1926年因参加北京崇实中学的CY组织而被捕,后化名萧若萍到广东汕头角石中学任国语教员。1935年于燕京大学毕业后,先后主编天津、上海、香港等地的《大公报•文艺版》兼旅行记者。
1939年任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讲师,兼《大公报》驻英国记者。1942年进剑桥大学英国文学系攻读研究生。1944年任《大公报》驻英特派员兼战地记者。同年回国。
1946年负责上海《大公报》国际问题评论兼复旦大学教授。1948年参加香港《大公报》起义,协助中共地下组织做英文刊物《中国文摘》的编译工作。1949年后任英文《人民中国》副总编辑。1953年任《译文》编委及编辑部副主任。1956年任《文艺报》副总编辑。1957年被打成右派。1961年调入人民文学出版社任编辑。文革中又受到长期迫害,后平反,任中央文史馆馆长,全国政协委员。1992年北京举办了萧乾生平事迹作品展览。
著有短篇小说集《篱下集》、《栗子》、《落日》、《创怍四试》;长篇小说《梦之谷》;散文集《小树叶》、《珍珠果》;报告文学集《人生采访》。另有《书评研究》、《英国版画选》,《土地回老家》、《苦难时代的时刻》。译作有《好兵帅克》、《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莎士比亚戏剧故事集》、《里柯夫讽刺品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