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一多(1899--1946) 留学美国。原名多,字友三、友山,谱名家骅,湖北浠水人。
1912年冬考取北京清华学校。1916年秋,任清华学生艺术团体“游艺社”副社长。1919年游艺社改组为“新剧社”,任编辑部负责人。1921年11月,参与发起成立清华文学社,开始新诗格律化的系统研究。1922年毕业后去美国留学,入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绘画,进修文学,研究中、英诗歌。
1925年秋回国,任教于北京艺术专科学校,兼教务长。同时为《晨报副刊·诗镌》的主要撰稿人、《新月》杂志编辑。1926年秋,任上海吴淞国立政治大学训导长。1927年春,任北伐军总政治部艺术股股长;同年秋,任南京第四中山大学(后改名中央大学)外语系主任。1928年任武汉大学文学院院长兼中文系主任。1930年秋转任青岛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1932年8月定居北京,任清华大学文学系教授。抗战爆发后,到长沙临时大学任教。1938年任西南联大教授,并广泛研究中国文化遗产,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的研究体系。1943年后,投入民主运动。1944年加入民主同盟,后任民盟中央执行委员、《民主周刊》社社长。1946年7月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是中国现代有较大影响的诗人、学者和民主人士,著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楚辞校补》、《岑嘉州系年考证》、《天问释天》、《诗新台鸿字说》、《敦煌旧钞本楚辞音残卷跋》、《诗经新义·二南》。另有《闻一多全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