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忠良

-----------

出生年

1935年

-----------

留学国家

德国

-----------

籍贯

湖北省

童忠良(1935--    )  留学民主德国。湖北洪湖人。

1950年始先后在中原大学政治学院与文艺学院、中南文艺学院音乐系、中南音专作曲系学习与工作。

1955年留学民主德国,先后在卡尔·马克思大学文学系、莱比锡高等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学习,并在东柏林国家歌剧院实习。

1961年回国,在湖北艺术学院任教。后任武汉音乐学院院长、教授,中国音协理事,中国音协湖北省分会副主席,中国律学学会副会长。

1980年代以来致力于曾侯乙编钟的研究。

主要论文有《曾侯乙编钟的三度音乐》、《论我国民族音乐的数列结构》、《评朱载墒的纵横律度说》、《百钟探寻——擂鼓墩一、二号墓出土编钟乐律比较》、《近现代和弦的数列系》、《论十二音级双均多宫》等。著作有《近现代和声功能网》、《音乐基础理论》、《和声学基础教程》、《乐理大全》等。译著有《柏辽兹配器法》(合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