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闳(1828--1912) 留学美国,学士。原名光照,号纯甫,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
1835年随父到澳门,入英国传教士古特拉富夫人创设的西塾学习。1841年进澳门玛礼逊学堂。
1847年4月,随校长布朗与黄胜、黄宽赴美国留学,到马萨诸塞州孟松学校学习,1849年毕业,并在布朗的帮助下,争取到佐治亚妇女会的赞助,于1850年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夏获文学学士学位后回国。
1863年经李善兰介绍,结识了曾国藩,被授予五品军功虚衔赴美选购机器。1867年通过江苏巡抚丁日昌向清政府提出“条陈四则”:组织合资汽船公司;选派青年出洋留学;政府设法开矿;禁止教会干涉人民词讼。其中对留学教育有详细阐述,力主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发展实业,培养人才,改良中国社会政治。1870年乘曾国藩、丁日昌奉旨赴津办理“天津教案”为其翻译之机,再度进言。留学计划批准后,与曾就具体问题又进行了商讨。从此,中国留美幼童计划得以实现。
1872年始任留美学生监督,在第一批留美幼童赴美前一个月抵美,安排具体事宜,后又任驻美副公使。1876年耶鲁大学授予其荣誉法学博士学位,以表彰其在中美文化交流中的贡献。1898年参与戊戌变法。1900年在上海参加唐才常等组织的自立军,被推为会长。后被清政府通缉,经香港、台湾亡命美国,支持孙中山的革命活动。1912年在美国病故。被称为“近代中国留学生之父”。著有《西学东渐记》,对后世影响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