饶毓泰

-----------

出生年

1891年

-----------

留学国家

美国

-----------

籍贯

江西省

饶毓泰(1891--1968)  留学美国,博士。江西临川人。

1913年赴美国留学,先入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获学士学位。后入普林斯顿大学学习,1922年获博士学位。同年回国,任南开大学物理系主任、教授。

192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波茨坦天文物理实验室从事科学研究。

1932年回国,在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从事科研工作。

1933年后创办了北京大学物理系,任主任、理学院院长。

抗战开始后,任西南联大物理系主任。

1944年再次去美国从事分子光谱的研究。

1947年回北京大学任原职。

1949年后,一直任北京大学物理系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还曾任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长,第四届全国政协常委。在留学期间就对Rb和Cs的原子光谱线倒斯塔克效应和分子光谱分子结构进行研究,先后在美国《物理评论》和德国《物理学期刊》上发表重要论文。

是中国近代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有名的教育家,为中国培养了吴大猷等几代物理学家。

主要从事光学和光谱学及气体导电的研究,著有《电子的初射速度对气体中最小跳火电压的影响》、《关于汞汽中低电压弧及其与荧光关系的研究》、《对称型多原子的线性斯塔克效应初探》、《丁二烯光谱中的吸收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