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冈(1909--1998) 留学法国,博士。原名罗大刚,曾用笔名罗莫辰、陈灿、戈乃干、罗兰五等,浙江绍兴人。
1928年考入上海震旦大学特别班,专修法语。次年入北平中法大学,开始文学创作和翻译,曾发表诗文和译作。
1933年毕业后,由该校公费送往法国里昂大学文学院学习。
193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至1939年在巴黎大学撰写论文《白居易诗歌的双重灵感》,获文学博士学位。后因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回国受阻,被迫滞留法国。
1942年始旅居瑞士。在此期间曾将《唐人绝句百首》、《古镜记》(唐宋明说部十则)译成法文,并用法文写成《先是人,然后才是诗人》一书,介绍中国古代7位诗人,并在瑞士出版。
1946年底携眷返国,到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执教,1949年代理外文系主任,1951年代理文学院院长。同年9月调北京清华大学外文系任教授。
1952年任北京大学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兼西语系教授。
1964年起,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外国文学研究所(后属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兼中国法国文学研究会会长。
1980年被巴黎第三大学授予荣誉博士学位。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译著有法国特里奥来的《玛雅可夫斯基小传》、《艾吕雅诗钞》、《阿拉贡诗文钞》,孟德斯鸠的《波斯人信札》,《拉法格文论集》,罗曼。罗兰的《母与子》(上、中卷)。著有《论罗曼·罗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