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志韦(1894--1970) 留学美国,博士。原名陆保琦,浙江吴兴(今湖州)人。
1907年考取东吴中学。1910年升入东吴大学。
1911年夏曾考取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并学习一段时间。
1913年东吴大学毕业。1915年冬赴美国留学,先在范德比尔特大学学习宗教心理学,后在芝加哥大学学习生理心理学。
1920年毕业,以论文《遗忘的条件》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归国,先后在南京高等师范、东南大学任心理学教授兼心理学系主任。
1927年任燕京大学心理学教授兼心理学系主任。
1933年至1934年再度去美国芝加哥大学研究心理学一年。
抗日战争时期,宣传和支持抗日,1941年冬被日寇判处徒刑一年,缓刑二年。抗战胜利后,任燕大校务委员会主席、代理校长。
1949年后继续主持燕京大学工作。1952年转任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一级研究员、第一组主任、汉语史组主任。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心理研究所筹委会主任等。主要致力于实验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系统心理学以及比内(Binet Alfred)测验研究。在心理学界有很高的声誉,与潘菽一起被誉为“南潘北陆”。
著有《社会心理学新论》、《教育心理学简编》、《古音说略》、《诗韵谱》、《古官话音史》、《北京语单音词词汇》、《汉语的构词法》(合作)、《渡河》、《渡河后集》、《申酉小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