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思慕(1904--1985) 留学苏联、德国、奥地利。原名燧元,笔名君山等,广东新会人。中学时代投身新文化运动,参与创立广州文学研究会。
1923年就学于广州岭南大学。1926年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1927年回国,先后在北平北新书局、上海远东图书公司任编辑。
1932年去欧洲留学,先后在德国法兰克福社会科学院、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社会经济系学习。在德国曾加入进步学生团体反帝同盟。1933年秋回国。
1935年在武汉进行地下革命活动,因受当局通缉,被迫出亡日本。抗战爆发后回国,在上海、武汉地区从事抗日宣传活动。后赴香港,参加国际新闻社香港分社工作。
1940年任雅加达华侨报纸《天声日报》主编。
1942年归国,任湖南衡阳《力报》总主笔。抗战胜利后,与国际问题专家张铁生、经济学家千家驹、文学家何家槐等创办《自由世界》时事日刊。
1946年加入民盟,任香港《华商报》总编辑,香港中国新闻学院院长。
1949年一度担任香港《文汇报》总编辑,并主编《世界展望》周刊。
1949年后,历任上海《新闻日报》总编兼社长、《解放日报》副总编、世界知识出版社社长兼总编、外交部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
1979年后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当选为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一届全国政协代表,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是国际问题评论家,作家。
著有《世界政治地理》、《战后日本问题》、《日内瓦会议散记》,译有《歌德自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