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少少

-----------

出生年

1870年

-----------

留学国家

日本

-----------

籍贯

湖南省

刘少少(1870--1929)  留学日本。原名鼎和,字少珊,笔名少少,湖南善化人。青年时代就学于岳麓书院。

1905年赴日留学,专攻法政。留学期间协助杨度创办《中国新报》,为该报撰稿,开始办报活动。

1909年应陆鸿逵之邀,参加北京《帝国日报》编辑工作,用“少少”笔名撰写评论,取“少年中国之少年”之意,在新闻界产生一定影响,有“京国成知刘少少”之誉。

民国成立后,返回湖南,一度任《湖南公报》、《公言》等刊物编辑、记者。袁系报纸北京《亚细亚报》初创时,曾被聘为主笔,主写时评。筹安会事起,拒绝袁的贿买,辞走天津,并发表文章,反对帝制,曾被通缉。晚年致力于老庄哲学的研究。

1918年后在北京大学任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