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永

-----------

出生年

1904年

-----------

留学国家

美国

-----------

籍贯

广东省

梁思永(1904--1954)  留学美国,硕士。广东新会人,梁启超次子。

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留美预备班,去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攻读考古学和人类学,其间,曾参加印第安人古代遗址的发掘。

1930年获硕士学位并回国,在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工作,先后主持和参加的重要发掘有;新石器时代的昂溪遗址、城子崖遗址和两城镇遗址;安阳殷墟和侯家庄商王陵区及后冈遗址等。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在病床上主持日常工作。通过后冈遗址的发掘,第一次从地层学上判定仰韶、龙山和商文化的相对年代关系,解决了中国考古学上的这一关键性问题。在侯家庄商王陵区主持了中国考古学史上少有的大规模发掘,发掘10座大型陵墓和上千座“人牲”祭祀坑,揭示出商代奴隶社会阶级压迫的残酷状况,为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1930年用英文发表的《山西西阴村史前遗址的新石器时代的陶器》一文,是国内对仰韶文化进行认真比较研究的第一篇论文。主持编写的《城子崖》,是中国第一部田野考古报告。论文汇编为《梁思永考古论文集》,未完稿《侯家庄商王陵区发掘报告》由高去寻辑补为《侯家庄》一书多册,在台湾陆续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