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1901--1972) 留学美国,硕士。广东新会人,梁启超长子。
1915年起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留学美国,入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学。1927年获硕士学位,后到哈佛大学研究院工作。1928年夏回国。同年任沈阳东北大学教授、建筑系主任。1931-1946年任中国营造学社法式部主任。1933-1946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通讯研究员和兼职研究员。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任教授、系主任。同年被聘为美国耶鲁大学客座教授,工作一年,讲授中国建筑,同期被普林斯顿大学授予名誉文学博士学位。1949年10月后,曾任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建筑历史研究室主任,同时任清华大学建筑系教授、系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曾是中国建筑学会副理事长。第一至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全国政协委员。1959年加入共产党。长期从事建筑学科的教学、研究和建筑设计工作,是中国现代卓有成就的建筑学家,中国建筑史学科的奠基人和著名的建筑教育开拓者。自1930年代起,对我国古代建筑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并多有著述。新中国成立后曾参加了国徽、人民英雄纪念碑及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等重要工程设计,培养了大批建筑学人才。
一生著述很多,论著有《清式营造则例》、《宋营造法式》、《中国建筑史》、《中国艺术雕塑篇》、《营造法式注释》等多种。论文有《蓟县独乐寺山门考》、《正定古建筑调查纪略》、《古建筑序论》、《中国建筑特征》、《漫谈佛塔》、《人民首都的市政建设》、《拙匠随笔》等多种,计100余篇,现已辑成《梁思成文集》(共四卷)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