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甫

-----------

出生年

1903年

-----------

留学国家

美国

-----------

籍贯

河南省

李俊甫(1903-1981),留学美国。字相杰,河南省洛宁县人,中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

1924年,公费留学美国,在加州伊利诺文大学攻读化学硕士学位。1928年考入康乃尔大学,从事溶液理论研究。1931年,获理论化学博士学位。1932年,回国参加抗战。先在北平参加中共领导的“马列主义学习小组”,把自己留美8年的全部积蓄交给党组织作抗战经费。随后,被聘为安徽大学教授。1933年秋,到河南大学任教授,任化学系主任,同时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掩护中共地下党员,保释被捕学生,资助受害人员家属。1935年,任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次年受聘于四川大学化学系。1937年,回到河南洛宁参加中共领导的抗日救亡活动。解放战争初期,以中共党员的秘密身份加入民盟。

1949年9月,任河南大学理工学院院长、化学系主任、教授。1956年后,历任新乡师范学院院长、河南省科学院副院长、省科协副主席、省民盟副主任委员、中国化学学会理事等职。还曾当选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河南省第五届人大常务委员。1981年逝世。

代表论著有《三元系液——液平衡临界点的一个简便估计法》、《碘化钠对苯与甲醇混溶性的影响》、《高氯酸钠硫氰酸钠和碘化胺对苯与甲醇混溶性的影响》、《液——液体系混合过程体积变化的研究》、《膨胀量热计测量碘化钾在甲醇中的溶解热》、《盐类对双液系混溶性的影响》、《硫酸钠对丙酮——水体系混溶性的影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