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1926--2024) 留学美国,博士。上海人。
少时成绩优异。1943年考入浙江大学物理系。1945年转入西南联大物理系。1946年庚款留学美国,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1950年以《白矮星的含氢量》一文获博士学位,列为第一名。1951年受聘于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1953年始先后任哥伦比亚大学、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费米讲座等院校、科研机构的教授。自1972年9月始,多次回国访问讲学,受到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的接见;应聘担任了复旦、清华、北大、南京大学等校的名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名誉院士;亲自策划主持了CUSPEA(中一美联合招考物理研究生项目),并具体联系美国70多所高校,使得900多名中国学生得到资助留学美国。1986年出任新成立的中国高等科技中心终身主任、北京现代物理研究中心主任,把“三分之一时间用于CUSPEA,三分之一时间用来帮助和发展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剩下三分之一时间做物理研究”。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时,邓小平曾亲到现场首先向其表示感谢。是当今世界有重大影响的物理学家,在基本粒子的研究方面始终处于前沿位置,被国际高能物理学界视为“最具潜力”的物理学家。美国总统里根1985年访华时称其研究“丰富了我们对物质的基本特点的认识”。主要学术贡献是:1.1956年与杨振宁共同提出了“宇称不守恒”定律,并因此于次年共同获得诺贝尔物理奖;2.1970年代提出了反核常态理论;3.近年来又提出了“分立参数”和“格子场论”。
发表论文、公开讲演200多篇(次),著有《场论与粒子物理学》(上、下册).《李政道选集》。另有《发现宇称不守恒后的三十年回忆录》。2024年8月4日,在美国旧金山家中去世,享年97周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