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1880--1942) 留学日本。名文涛,字惜霜,号叔同等,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自幼聪颖,少时擅长诗词书画。
1901年入上海南洋公学,1905年肄业,赴日本留学,在东京上野美术专门学校学习绘画和音乐。与欧阳予倩等在日本创立我国最早的话剧演出团体“春柳社”,在话剧《茶花女》、《黑奴吁天录》中扮演主要角色。
1906年在日本编辑出版了我国最早的音乐期刊《音乐小杂志》。
1910年回国,先在天津工业专门学校和直隶模范工业学校任教,后去上海,任城东女学音乐图画教师。同时任《太平洋报》文艺栏总编与《文美杂志》主编。
1913年任杭州第一师范音乐、美术教员,后兼任南京高等师范音乐、美术教员,培养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人才,如丰子恺、潘天寿、刘质平等。
1918年于杭州虎跑寺出家,法名演音,号弘一。
1942年病逝于泉州开元寺。其乐歌多采用西洋和日本曲调,少数为自己作曲。歌词多为旧体诗同,文辞秀丽。早期编配的乐歌收入《国学唱歌集》初编第一册,其中《祖国歌》最为流行,被许多学校用作音乐教材。
1931年写有佛教色彩的5首歌词,由刘质平等人谱曲,出版时取名《清凉集》。
1958年北京音乐出版社出版由丰子恺编定的《李叔同歌曲集》,收入其主要作品。
代表作有《送别》、《西湖》、《春景》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