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1896--1979) 留学美国,博士。字受之,改济之,湖北钟祥人。
1918年官费留学美国,入麻省克拉克大学,获文学学士与硕士学位。
1920年入哈佛大学转攻人类学,跟随罗兰·狄克森和恩奈斯特·胡顿学习文化人类学、体质人类学和灵长目比较解剖学,从麦克道格尔进一步学习心理学,听过梵文、考古学和民族志等课程。在此期间,曾给美国人类学会作过一次题为《中国人类学的若干问题》的报告。
1923年获哲学博士学位后回国,任教于南开大学、清华学校。
1926年在与美国弗利尔美术馆合作的名义下,发掘山西夏县西阴村仰韶文化遗址。这是我国学者第一次主持的考古发掘,取得重要的学术成果。
1929年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亲自主持史语所在殷墟进行的第二、三、四、六次发掘,亲手发掘过安阳小屯的殷代宫殿建筑等遗址,收集了包括甲骨文在内的大量资料。同时,延请和培养人才,陆续延聘梁思永、吴金鼎等学者,放手让他们独立进行重要遗址和墓地的大规模发掘,造就了我国第一批田野工作水平较好的考古学家。
1946年参加中国政府驻日代表团工作,使战时被日本侵略军劫掠的古代文物回归祖国。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年底随史语所迁往台湾,曾任台湾大学教授、史晤所所长、“中央研究院”代理院长等职。
中文论著有《西阳村史前遗存》、《殷墟器物甲编:陶器》上辑、与万家保合著《古器物研究专刊》第1-5本等;英文论著有《中国民族的起源》、《中国文明的起源》、《安阳》等,共约142种专著和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