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桂(1902--1987) 留学美国,博士。原籍山西昔阳,生于广州。
1921年考入清华学校医学预科。1924年以公费赴美国留学。1926年获密执安大学学士学位,1927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8年获语言学博士学位,是中国在国外专修语言学的第一人。
1929年回国,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1937年作为耶鲁大学访问教授赴美两年。1943年在成都任燕京大学访问教授。
1946年再度赴美,先后任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访问教授。
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1949年至1950年在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由访问学者转为教授,并当选为美国语言学会副会长。1952年以后,一直任美国语言学国际杂志(IJAT)副主编。
1969年退休,任荣誉教授,后被聘为夏威夷大学教授,1972年再度退休。是中国现代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开拓者。早年在学习英、德、法等现代语言基础上,从印欧语言学大师C·B·博克学习拉丁、希腊比较文法,古代波斯文,保加利亚文,立陶宛文,哥特文,冰岛文和挪威文;从梵文教授W·E·克拉尔克学习梵文,从美国描写语言学大师L·布龙菲尔德学日耳曼语音韵、构词、语法和描写浯言学理论;从美国著名人类语言学家E·萨丕尔学习无文字语言的调查研究方法,并实地调查多种印第安语言。在印第安语研究方面发表的大量论文和8种专著已经成为印第安语言研究的重要文献。在侗台语族语言研究方面,1930年至1942年调查研究了中国和泰国境内属侗台语族的约20种语言和方言。著有《龙州土语》、《台语比较手册》、《敦煌汉藏词汇》、《上古音研究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