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伯驹(1937-- ) 留学美国。浙江平阳人。
姜立夫之子。1957年北京大学数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任副 教授。
1979年赴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进行科学研究。1980年在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和洛杉矶分校讲学。
1981年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1989年10月任南开大学数学所副所长。兼《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副主编、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期致力于拓扑学中不动点理论和低维拓扑学的研究。
1962年运用后来国际上通称为“姜伯驹群”的概念,对于某一类的,确定了N(f)这个数,打破了这一理论停滞了多年的局面,开创了不动点理论研究的新途径。1982年与石根华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83年美国数学会为其出版了专著。1989年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的不动点理论研究成果,获第二届“陈省身数学奖”。
发表论文多篇。著有《尼尔森不动点理论讲义》,参编《同调论》、《不动点理论》、《拓扑学引论》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