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

出生年

1892年

-----------

留学国家

日本

-----------

籍贯

四川省

郭沫若(1892--1978)  留学日本。原名郭开贞,又名郭鼎堂,后合取家乡沫水、若水之意,改名为沫若,笔名有麦克昂、易坎人、石沱、杜荃等,四川乐山人。

1913年底经北京赴日本留学,1914年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后转入冈山第六高等学校。1918年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后弃医从文,1921年出版新诗集《女神》。1923年大学毕业回国,在上海编辑《创造周报》、《洪水》。1926年春赴广州任广东大学文学院院长。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加入共产党。同年被蒋介石通缉而流亡日本。

从事古代社会和古代文字研究,著有《甲骨文字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两周金文辞大系》、《卜辞研究》、《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等。“七七事变”后回国参加抗战,任《救亡日报》社长。1938年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厅长,领导文艺界抗敌救亡运动,创作《屈原》、《虎符》、《南冠草》等6部历史剧,还著有杂文集《沸羹集》、《今昔蒲剑》、《天地玄黄》;诗集《战声集》、《蜩螗集》;历史论著《甲申三百年祭》、《青铜时代》、《十批判书》等。

1949年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政务院副总理兼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哲学社会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所长,中国科技大学校长,全国文联第一至三届主席,中国人民保卫世界和平委员会主席,中日友协名誉会长,第一至五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第二、三、五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有《沫若文集》17卷、《郭沫若全集》50卷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