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振武

-----------

出生年

1885年

-----------

留学国家

日本

-----------

籍贯

安徽省

方振武(1885-1941)留学日本。字叔平,安徽寿县(今寿州)人。

幼读私塾,后考入安庆武备练军学堂,其间加入同盟会。1908年在安庆参加熊成基领导的新军马炮营起义。1911年任上海光复军营长。次年任南京临时政府第1军北伐前哨司令。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上海之役。

讨袁失败后,东渡日本入浩然学校,得谒孙中山。1914年加入中华革命党。1917年回国,任广东护法军政府海军陆战队大队长。1922年陈炯明叛变,转依浙督卢永祥。1924年改投张宗昌,任直鲁联军别动支队司令、补充旅旅长、第二十四师师长。翌年,加入冯玉祥国民军,所部改为第五军,任军长。1926年秋,任国民军援陕副总指挥兼第一路司令。1927年随冯玉祥入豫,连克郑州、南阳,任第三方面军总司令,驻军襄樊。后改隶蒋介石第一集团军,任第四军团总指挥。1928年5月,克济南,任卫戍司令。1929年春,任讨逆军第六路总司令,对李宗仁作战;在国民党三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任安徽省主席。9月,因参与反蒋被扣押于南京,开除党籍一年。1931年获释,任国民政府委员。1933年初,加入冯玉祥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被任命为北路前敌总司令。10月,在北平郊区失败被俘。后经商震暗中营救,于押解途中脱险,潜赴天津,转赴香港。以后又流亡英国、意大利,在海外继续进行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在巴黎发起组织“中华民族解放同盟”,并出版《国民公认》刊物,呼吁停止剿共,实现国内和平,一致抗日。同时亲自开展募捐活动,资助国内的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国参加抗日无门,旋又回港。1941年,日军进攻香港前夕,回国抗战,化装潜入广东,在中山县境内遇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