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启瑞(1913--2016) 留学美国,博士。福建同安人。
1931年入厦门大学化学系学习。后因病休学二年,1933年复学。1937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47年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院学习,随后又在该校读博士研究生一年。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任该校化学系副研究员。
1956年3月回国,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1973年兼任副校长,1974年兼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
1980年11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是第三至五届全国人大代表,国家科委化学组成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学会理事。长期从事催化理论、化学模拟生物固氮和物质结构方面的研究,在结构化学方面,从事过X光衍射晶体结构和离子晶体极化能方面的研究,主要论文有《CS2C的晶体结构》等,1956年秋曾在美国化学会128次年会上宣读了CS2C等层状离子极化能的论文。催化科学方面主要论文有《络合活化催化作用》、《络合活化催化作用I?乙炔合成苯氧化铌、氧化铬催化剂的研究》等。其催化理论研究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1982年全国自然科学三等奖。
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的研究方面,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多核原子簇结构的固氮酶活性中心模型和三磷酸腺甙(ATP)驱动的电子与能量偶联传递机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