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镏生(1902--1983) 留学美国,博士。福建泉州人。
1924年燕京大学化学系毕业,后留校任教。
1929年留学美国芝加哥大学,攻研光化学。
1932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燕京大学讲师、教授。
1941年在北京中国大学化学系任教授。1948年赴美国华盛顿大学学习辐射化学。
1949年4月回国任燕京大学教授。1952年起任东北人民大学(现吉林大学)化学系教授、系主任。
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曾兼中国化学会理事,长春市政协副主席。是第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民进中央委员。专长于催化、化学动力学和光化学。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主要有《烟灰鞣皮》、《气体通过熔融石英的扩散》、《氰的光化聚合》、《皮粉对氯化氢的吸附作用》、《硫酸铝-硫酸钾-水的关系》、《棉籽油热裂的机构》、《鱼藤酮的光分析》、《电解质对胶状炭的电泳迁移率的影响》、《一个透明的相律模型》、《氰化物和腈类(N三)化合物的交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