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施恩(1903—1983) 留学美国。福建厦门人。
1921年考入北京协和医学院,1924年转入该院本科学习,1929年毕业,并获美国纽约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助教,上海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医师,湖南湘雅医学院副教授、教授,南京中央大学教授兼生物系主任等职。
1945年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从事研究工作。
1946年12月回到南京中央大学任教。
1947年始,历任武汉大学医学院教授兼室主任、附属医院院长,广州岭南大学医学院教授兼室主任。
1958年起任广州中山医学院微生物教研室主任、教授。兼任广东省微生物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微生物免疫学会理事,中华微生物学会第一、二届理事等职。
早在1932年发表的《简单蛋白培养基》,1936年由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福美舍教授证明采用,并命名为“白氏培养基”。著有《回归热病咀清的华氏、坎氏反应》、《秦氏细菌学》、《广东地区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源探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