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

出生年

1904年

-----------

留学国家

法国

-----------

籍贯

四川省

巴金(1904--2005年)  留学法国。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

1920年考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考入南洋中学及东南大学附中。

1927年赴法国留学,先在巴黎,后迁至沙多一吉里。在法国期间,广泛接触各种社会思潮,研读有关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著作和启蒙思想家的著作,翻译了廖抗夫的《夜未央》和克罗泡特金的《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上卷)。第二年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灭亡》。1928年底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从1930年起,创作了一些在主题、题材和人物形象等方面都与《灭亡》相似的中、长篇小说。1931年写了长篇小说《家》,为其主要代表作。

1934年东渡日本,1935年回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

1936年与鲁迅等人共同发表《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和《文艺界同人为团结御侮与言论自由宣言》。

1938年至1943年创作了《火》三部曲,长篇小说《春》、《秋》,中篇小说《憩园》等。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奖”,1983年获法国的荣誉勋章。1981年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93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是“五四”以来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